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校(行政学院)工作通讯》刊发我校市县联动办学做法
3月27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校(行政学院)工作通讯》2025年第4期,以“创新工作机制 增强办学活力”为题,刊发中共榆林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强化市县党校联动办学的经验做法。
《党校(行政学院)工作通讯》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面向全国党校(行政学院)开展业务指导、经验交流的内部刊物。本文的刊发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对榆林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积极探索市县党校一体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的认可和肯定,也为榆林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进一步深化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加快推进市县党校共建共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创新工作机制 增强办学活力
中共榆林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加快构建市县党校一体协同发展机制,深化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推动形成以市级党校为龙头、市县党校共建共享、县级党校优势互补的党校发展新格局。
创新领导机制。市委建立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参与,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推进,采用“清单制+销号制”推动任务落地落实。各县(市、区)委立足实际制定党校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县级党校建设发展中长期目标和具体举措。
创新办学机制。结合县域实际,探索实施“一校一策”推进机制,明确“示范类县级党校,保持优势、打造精品;巩固类县级党校,均衡发展、形成特色;统筹类县级党校,补齐短板、达标建设”发展思路。市委党校通过加挂分校牌子的形式,帮助统筹类县级党校办好部分重点班次,确保全面完成基本培训任务。
创新业务指导机制。市委党校制定实施《校(院)委会成员联系县级党校办法》,对县级党校统筹开展常态化指导和精准化扶持,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教学培训、课程建设、科研和决策咨询、师资培训等各项工作中,构建全方位业务指导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