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内容详情
珍贵的回忆
来源:科研处    作者:贺秦峰    点击数:89975 发表时间:2018-08-29     字号: |大+  

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969年来到延安,1975年离开延安,七年的知青岁月,带走的是在艰苦环境下磨练出的坚强意志,留下的是对这片黄土地深沉的爱。近日,拜读了纪实文学《梁家河》,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访梁家河的脚步,一起去领会了属于那个年代独有的珍贵的回忆。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红色纸张特别标注的话语,可以看出陕北高原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特殊意义,在他一生的事业中没有一刻不惦念着这个陕北高原的小村庄。《梁家河》这本书讲的是1969113日,15岁的习近平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到197510月,22岁的习近平考上大学离开梁家河村这七年知青岁月的心路历程。这七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中最艰辛、最困难、最迷茫的时期,也是其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初到延安,面对简陋的环境,沟岔纵横的村庄、高强度的劳动、城乡之间的差距,都曾使他萌生退意。但梁家河人的淳朴使他没有被困难压倒,在懂得了“黄土地养育了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他”时,他开始热爱这片土地,他用他的智慧、勤劳、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敢于实践的行动力为我们谱写了一名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要做行动上的巨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每一件事他都身体力行,当他离开梁家河时,也不忘规划未来的梁家河。他说过了,也做到了。今日的梁家河已不再是昔日靠肩挑水、靠腿走路、靠天吃饭、山道弯弯、尘土飞扬的小村庄,当地的人们发展起了旅游业,成立了合作社,放下了锄头,坐在了办公桌前,住上了楼房。村里的人都说:“听近平的,准没错。”

读完该书,感触颇深。“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一点一滴积累,并不觉得农村七年的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便是那时候打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知识的热爱,成为梁家河村民津津乐道的故事。习近平来到农村,带的是两箱书籍,闲暇之余,看的是各国专著,从书籍中寻找问题与答案,勤于思考,即使最艰苦的环境,仍然点着煤油灯看书,眼界并没有因为身处农村而有所限制,坚持从书本中充实自己、认识社会,寻找出路。以自己所学带领梁家河走出困境,转变生活。

优良的家风传承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习近平,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使他逐渐走出个人小我的境界,《共产党宣言》让他对共产主义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认识,确定了人生方向和目标,“人来到世界上,就要为人类办好事”。经过曲折的努力,他成功入党,成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大多数知青都返城后,他并不感到迷茫,心甘情愿留下来为农民做事情,改善百姓生活。与最底层群众共同生活,培养了习近平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培育了总书记“修身齐家治天下”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鸿鹄大志。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也同样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我们每一位党员,心中都葆有“梁家河”式的初心,不忘本色、本源、本根,一直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