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内容详情
踏寻红色路 争做合格党员
来源:党史党建教研室    作者:杨继萍    点击数:55573 发表时间:2018-08-29     字号: |大+  

毛泽东同志当年是在陕北窑洞的微弱灯光中完成了一篇篇宏伟巨著,探索出了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在梁家河窑洞的微弱灯光中日渐明朗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当我们亲临梁家河后,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会。梁家河是每一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青年人读了《梁家河》,方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他在梁家河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正是带着这份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精神升华的起点,培养了他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与担当。走进新时代,站在梁家河,每个人都会不由得扪心自问自己的初心。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和熙熙攘攘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初心不改?所以说梁家河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高地!

共产党人要“实事求是,攻坚克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一是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好心办好事。当时村民锅里没粮、口袋没钱,他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梁家河为我们当下的精准扶贫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树立了榜样。二是只有真心实干,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在梁家河他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考上了清华大学。三是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抽水泵出水口铲土是最苦的事,他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

共产党人要“加强学习,克服本领恐慌”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在看、放羊在看。当年在梁家河窑洞的微弱灯光里,习近平阅读了关于古代、现代、中国、外国、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的经典著作,现在他经常脱口而出的经典语录,很多都是那时候读到的东西。可见,书本的滋养,对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读书不仅可以修身,更可以使人终身受益。现在很多党员干部本领恐慌,感觉自己知识、思想、能力等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及时“充电”,学习不积极主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道: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共产党人要“心系群众,为民造福”

心系群众,就要为群众办实事。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办成了很多造福百姓的好事。他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打了淤地坝;为了方便人民生产、生活,建立了沼气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办起了铁业社、缝纫社、磨房、菜园等。其中,他还用延川县奖励他的三轮摩托车为村里换了钢磨。

七年知青岁月,使习近平与陕北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虽然知青岁月结束了,但他对梁家河的发展始终关注着,对梁家河人民的生活始终关心着,对当年的“小伙伴”始终如一。

梁家河饱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它是陕北普通的小村庄,却孕育了不平凡的精神财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